56年前的明天:“人工天河”红旗渠总干渠通水

时间:2023-09-06 07:20:05

​56年前的明天,1965年4月5日,有着“人工天河”美誉的林县(今河南省林州市)红旗渠,实现了总干渠通水。

今天,我们一起走进这条“红”遍全国的红旗渠。

壹·常年干旱

河南林县(今河南省林州市,为便于行文下文皆称林县),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东麓,地处豫、晋、冀三省交界处。

林县大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,多裂隙、溶洞,致使地表水极易散失,在有隔水层的地方,地下水埋藏较深,开采相当困难。

这就导致了林县历史上,常年干旱。

据史料记载,从明朝正统元年(即1436年)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,共514个春秋,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,大旱绝收30多次。有时大旱连年,河干井涸,庄稼颗粒不收。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“人相食”,在这514年里人相食5次。

为了解决干旱的问题,林县人民自古以来从未放弃。

元代潞安巡抚李汉卿筹划修建了天平渠,明代林县知县谢思聪组织修建了谢公渠,但是这些工程也只解决了部分村庄的用水问题,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缺水的状况。

建国以后,虽然林县县委、县政府带领群众先后建成英雄渠、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,但是因为水源有限,仍然不能改变林县缺水干旱的实际情况。

1959年,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。

境内的4条河流都断流干涸了,已经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,水库无水可蓄见了底,山村群众又得远道取水吃。

经过多次讨论,要解决水的问题,必须寻找新的可靠的水源,修渠引水入林县。但在林县境内没有这样的水源,于是林县县委便把寻水的目光移向了林县境外,想到了水源丰富的浊漳河,准备修建一条水渠,把水从百里之外的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引过来。

贰·道阻且长

1959年10月10日,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作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,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了“重新安排林县河山”的号召。

“引漳入林”工程就这样决定了下来。

当时正值国内三年灾害时期,经济困难、自然条件困难、技术支持也困难。在“引漳入林”工程拍板定案时,林县全县只有150亩耕地、300万元储备金、28名水利技术人员。

更重要的是,当时林县县委对“引漳入林”工程的艰巨性认识不足,认为“上7万人,每人1米,2月初动工,大干3个月,5月1日就能通水。”

1960年2月,“引漳入林”工程正式动工。

结果开工后不久后发现,已有近4万人摆在水渠的沿线上,却看不到有多少人。领导、劳力、技术力量分散,漫山放炮,有的挖错了渠线,有的炸坏了渠底,急需要抓紧干的关键部位的工程却不能按时拿下来,工程质量、安全都没有保证,进度十分缓慢。

而在水源地山西,群众更是意见极大。群众纷纷反映“白天黑夜炮声不断,碎石满天飞,毁了树,砸了瓦,牲口吓跑了,房也震裂了”。

这让人们才意识到,这条水渠,并不是那么容易修成的。

叁·众志成城

面对着诸多困难,林县人民没有退缩。

修渠民工自己动手,想尽各种办法解决住的问题。大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,就睡在山崖下、石缝中,有的垒石庵,有的挖窑洞,有的露天打铺,睡在没有房顶、没有床、更没有火的石板上,薅把茅草当铺草,真是铺地盖天。几块布撑起来,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部。在10年的修渠中,住得再难再苦,可是整个工地上没有任何人用修渠的钱盖过一间房子。

民工们带着家里的铁镢、铁锹、小推车上了工地,用这些原始的劳动工具,开始了修建红旗渠这样的大工程。

修建红旗渠石灰用量非常大,石灰供应不上成了修渠的主要障碍。指挥部发动群众,在全县招收烧制石灰的能手。东姚公社的“烧灰王”原树泉,自告奋勇献计烧石灰。河顺公社在学习原树泉烧灰法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明窑堆石烧灰法,一窑可以烧400公斤石灰,彻底解决了工地用石灰难的问题。

石灰难问题解决了又出现了炸药难的问题。于是县委、县政府从全县58万人口中招聘制造炸药的人才。经过考核选拔,确定了人员,办起了工厂,解决了炸药难的问题。

要办水泥厂,首先得有技术人才。听说合涧公社雪山大队有个老人,曾在太原水泥厂当过工程师,现在退休在家。指挥部工作人员不辞辛苦,翻山越岭徒步90多里登门邀请。老人凭着对家乡人民的无限崇敬,不顾自己年迈,下山筹办水泥厂,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,保证了建渠的顺利进行。

在林州,提起吴祖太这个名字,人们心中充满了无限敬意。

在修建红旗渠中,他是一个技术骨干,在短时间内拿出了第一本蓝图——《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书》,最终完成了定线测量和设计。吴祖太为林县修渠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1960年3月28日,他听说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的王家庄隧洞往下掉土,就同工友李茂德一起进入洞内察看,不料,洞顶突然塌方,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,年仅27岁。

肆·人工天河

整个红旗渠的修建,历时近十年。

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。

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。

1969年7月,工程完成干、支、斗渠配套建设,全面竣工。至此,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,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。

红旗渠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,架设151座渡槽,开凿211个隧洞,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,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。

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.6公里(山西石城镇~河南任村镇),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。

据计算,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,宽3米的墙,可纵贯祖国南北,绕行北京,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。

在那个年代,这条“人工天河”,就是林县人民发扬“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、自强不息、开拓创新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。

1974年,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,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《红旗渠》。

56年后的今天,红旗渠和她的精神仍然如她的名字一样,像一面红旗,迎风飘扬!

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:历史上的明天事儿(ID:wpzppt),欢迎关注,感谢支持。

特别
推荐
我眼中的赫哲族
特别
推荐
赫哲十大碗

资讯排行榜

  • 每日排行
  • 每周排行
  • 每月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