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赫赫无名的人生致敬!

时间:2023-10-01 09:39:49

一个算盘、一把计算尺、一座小岛,他带领29人拉开中国核潜艇建造的序幕;一穷二白的年代,技术人才匮乏,他硬是“骑驴找马”,攻坚克难,研制出核心技术;为确保国家机密不被泄露,他隐姓埋名30年,没回过家,也没联系过家人,留下的唯一信息就是一串信箱号码……

青丝化作白发,依旧铁马冰河。他为祖国的核潜艇事业无悔奉献青春,他让祖国从此昂首挺胸。他就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。磊落平生无限爱,尽付无言高歌。今夜,让我们一同向中国核潜艇之父致敬!

誓言无声 志探龙宫中国核潜艇之父  黄旭华院士

1926年3月,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,祖辈大多从医,父母就希望他将来能够治病救人。1938年抗战时期,他跋山涉水辗转广西桂林求学。

战乱中他目睹日军的舰艇炮击沿海城市,他暗下决心,要为振兴祖国造船事业作出贡献。1949年黄旭华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

1958年,聂荣臻元帅呈报中共中央和毛主席《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》。黄旭华成为新中国最早参加核潜艇设计人之一

上世纪50年代,以黄旭华为代表的29人团队,在一个秘密的小岛上,拉开中国核潜艇建造的序幕。核潜艇是在深水中运动的武器库和战斗堡垒,一个3000多吨重的钢铁圆筒必须集成航海、导弹、计算机、核反应堆等几十个专业学科才能将它制造出来。

一艘核潜艇艇内仅控制阀门就有一万多个,各种仪表达到几千个,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,可想而知。当时没有计算手段,黄旭华带领研究人员用算盘加计算尺,夜以继日地研制着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上所有的材料和设备

一艘核潜艇艇内仅控制阀门就有一万多个,各种仪表达到几千个,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,可想而知。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上所有的材料和设备,全都是自己制造!

1974年“八一”建军节,中央军委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“长征一号”,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,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

上世纪六十年代,美国王牌的核潜艇“长尾鲨”号极限深潜,在到达190多米时,全艇160多名潜艇兵全部阵亡。中国的核潜艇能不能下潜到数百米,当时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。

1988年,核潜艇开始尝试数百米水下极限深潜试验。62岁的黄旭华跟随着潜艇兵前往南海,参加此次深潜试验。两个小时后,潜艇浮出水面。这张珍贵的照片记录了黄旭华当时走出潜艇的瞬间,试验成功了!

为了制造出共和国的第一艘核潜艇,黄旭华沉默了整整三十年,没有回过家。父亲直到去世,只知道这三儿子在北京,不知道什么单位,更不知道干什么工作,只知道信箱号码。

直至今日,黄旭华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还在延续。这位9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每天8点半走到办公室,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,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。

此生无悔节选《开讲啦》 讲述者/黄旭华院士

毛主席发出誓言:核潜艇,一万年也要搞出来

在上世纪五十年代,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的基础上,科研人员开始自行研制核潜艇。中国曾寄希望于苏联的技术援助,但遭到当时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的傲慢拒绝。他说核潜艇技术复杂、要求高、花钱多,你们中国没有水平,也没有能力来研制核潜艇

毛主席一听,愤怒地站了起来,挥动他巨大的手掌,说:“你们不援助,算了,我们自己干!”

这年10月底,毛主席研究发展尖端武器时发出了誓言:“核潜艇,一万年也要搞出来!”就是这句话,也坚定了我和我的同志们献身核潜艇事业的人生走向。 

 白手起家 用“算盘”造出一艘核潜艇 

1958年,国防科委刚刚组建,聂荣臻元帅就向中央呈报关于开展研制导弹核潜艇的请示报告,首批29个人,平均年龄不到30岁,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,从那时起到现在,没有离开过核潜艇研制领域。

当时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低弱,在核潜艇研制领域领域没有相关专业人才和任何参考资料。我们弄来两个美国华盛顿号导弹核潜艇的玩具模型,通过“骑驴找马”,多次拆解,发现模型同前期搜集到的资料基本一样,这大大地增加了我们研制的信心。

那时手上只有算盘和计算尺,为了计算的结果准确可信,分两组同时进行,直至结果完全一致。为了严格控制船的重量、重心,用过秤的“土办法”,凡是拿进船台的,一一过秤,登记在案。施工过程的边角余料,凡拿出船台的也都一一登记。几年来,天天如此,我们称之为“斤斤计较”。

△研发核潜艇时用的算盘

在研制最后阶段,核潜艇必须进行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验。任何一条焊缝,一条管道,一个阀门,若承受不起海水压力,都会造成艇废人亡。我说,我跟你们一道下去!我是总师,不仅仅要为这条艇负责,更重要的是要为艇上170个乘试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。

△1988年4月29日,中国核潜艇首次进行深潜试验

当深度仪的指针指向极限深度,没有问题之后,我们的艇开始上浮,一直到100米这个安全深度,突然间全船骚动起来,跳跃啊,握手啊,拥抱啊,有些同志都哭了,大家神情非常激动。我拿起笔写了几个字,叫作“花甲痴翁,志探龙宫。惊涛骇浪,乐在其中。”

三十年未归:对国家的忠,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!

世界上高新尖端技术,尤其核潜艇技术,都被列为国家最高级别机密。1958年,我从上海上调北京,父母多次写信问我在北京哪一个单位?到北京去干什么工作?我一直闭口不答。

1987年,一篇题目为《赫赫而无名的人生》的长篇报告文学,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。我把这份报告文学寄给我的母亲。母亲一而再、再而三地阅读这篇文章,满脸泪水,自豪不已。有人问我忠孝不能双全,你是怎么样理解的?我说对国家的忠,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

核潜艇阵线广大员工,呕心沥血、淡薄名利、隐姓埋名,奉献一生最宝贵的年华。如果你们要问他们这一生有何感想,他们会自豪地说: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,此生属于祖国,属于核潜艇,此生无怨无悔

△《开讲啦》视频:黄旭华亲述中国核潜艇研制往事

资料/央视财经、新华社

图/央视财经 网络

点击「写留言」

向中国威武之师致敬

更多新闻

《战狼Ⅱ》火了,告诉你中国在非洲是怎样一种存在!

国家力推,原来这些有空调、wi-fi的好地方都是免费哒 !

21日起境外刷1000元需上报 海外买买买受影响吗?

觉得不错请点赞

本期监制/唐怡 主编/李浙 编辑/吕小品 马玮璐

特别
推荐
我眼中的赫哲族
特别
推荐
赫哲十大碗

资讯排行榜

  • 每日排行
  • 每周排行
  • 每月排行